輔導員作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也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創(chuàng)新發(fā)展、轉型變革的關鍵實施主體。新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正在重塑、改變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時空環(huán)境與教育場域。因此,高職院校輔導員思想政治工作也應順勢而為,積極運用新方法、新渠道、新平臺推動思想政治工作與時俱進,努力讓互聯網成為幫助高職院校輔導員思想政治工作提質增效的最大增量。
增強數字媒介素養(yǎng)
新媒體環(huán)境下,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的數字媒介素養(yǎng)是影響高校輔導員崗位勝任力和職業(yè)能力提升的關鍵因素。伴隨數字時代的到來,數字技術的應用能力、信息篩選能力、處理能力、網絡輿情的甄別能力等都是制約輔導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因素。因此,高職院校應加強對輔導員數字媒介素養(yǎng)、科技倫理等的系統(tǒng)培訓。
組織理論培訓。通過定期舉辦數字媒介、網絡思政教育相關的研討會、學術論壇、專題知識講座、座談會、主題工作坊等,幫助輔導員熟練掌握新媒體技術的操作技巧,同時強化輔導員開展網絡思政教育的陣地意識和責任意識。同時,定期組織輔導員參與網絡安全專題培訓、輿情處置專題網絡培訓班、意識形態(tài)工作能力與媒介素養(yǎng)培訓會等活動,進一步提升廣大輔導員隊伍的數字媒介素養(yǎng)。搭建培訓平臺。依托校際合作和校地協同,組織區(qū)域內優(yōu)秀輔導員、思政教師、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信息技術團隊等,自主開發(fā)數字媒介、網絡思政教育相關公開課程,為廣大輔導員隊伍積極開展自我學習、能力提升、黨性教育、數字媒介素養(yǎng)學習等提供大量優(yōu)質課程資源。鏈接外部資源,如依托國家教育行政學院中國教育干部網絡學院開展對輔導員的集中培訓教學,通過課程學習、交流研討、作業(yè)完成、結業(yè)考核等培訓環(huán)節(jié)提升輔導員綜合素養(yǎng)。此外,開展業(yè)務培訓。定期組織輔導員隊伍與思政教師、信息技術團隊集體備課,幫助輔導員更為精準、高效地掌握依托新媒體技術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點。邀請區(qū)域內工作表現突出的輔導員、網絡思政教育相關的教學名師、專家學者等進行經驗分享和督導教學,增強輔導員崗位勝任力。
拓展思想政治工作渠道
新媒體平臺已成為信息交換、思想溝通與情感交流的重要渠道。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應依托網絡平臺的優(yōu)勢賦能,積極拓展思想政治工作陣地,強化人才培養(yǎng)實效。
在思想政治工作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等平臺推送思想政治工作相關內容,包括理論文章、教學成果、政策文件、講座信息,紅色故事、人物事跡、革命精神、學術成果、主題教育活動等,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愛國主義教育、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等主流文化內容和思想,以更具生活化、形象化、多模態(tài)的內容呈現手段促進思政內容滲透,通過微縮化、生活化、大眾化的敘事手段推動思政教育內容入耳入腦入心,實現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影響力與傳播力的目的。強化輿論引導。依托新媒體平臺進行內容制作、內容把關、話題引導等,引導學生深化理論認識和學習感悟。一方面,輔導員可依托新媒體平臺定期發(fā)布與時事政治相關的熱點評論、討論話題,營造良好的文化學習環(huán)境。圍繞重大慶典節(jié)日、傳統(tǒng)節(jié)日、民風民俗、非物質文化遺產、黨史學習等主題發(fā)布話題討論,提升主流文化在網絡空間的引領作用。另一方面,輔導員可依托新媒體平臺進行征集活動。發(fā)起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的主題征文、文創(chuàng)產品設計活動、藝術作品在線展覽、作品推介、經典誦讀評選活動、重溫革命路線的“打卡活動”等,激發(fā)學生參與積極性,引導學生深化文化認同,增強思政教育工作有效性。借助網絡社交軟件,組建思想政治工作交流群和管理群,輔導員負責定期發(fā)布思想政治相關的、富有教育意義和價值導向功能的思政相關的電子書籍、教學課件、深度短文、精彩短視頻等。
構建網絡思政考評體系
構建行之有效、監(jiān)管到位的考評體系對激勵輔導員以精準高效的教學手段、教育方式開展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因此,高職院校應嘗試從管理體系、考評機制等維度入手,充分發(fā)揮考評、激勵機制的正向促進作用,從而更好調動相關主體參與網絡思政工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針對學生網絡思政參與情況,高職院校應制定多元化的評價指標與評價體系,激發(fā)學生參與網絡思政學習的熱情。依托智能學情分析系統(tǒng)、大數據技術等,獲取分析學生各類網絡數據,從而建立學生網絡思政學習檔案。高職院??蓪W生在新媒體平臺上與教師及其他同伴之間的互動頻次、互動情況和綜合表現,以及在線作業(yè)完成情況、精美短文的分享轉載次數等納入網絡思政工作的評價范疇內,并對學生參與網絡思政實踐中取得的成果給予適當的學分獎勵、評優(yōu)評獎、事跡報道等,促使學生在踴躍參與過程中實現政治素養(yǎng)的提升。針對輔導員工作開展情況,高職院校應進行多元評價和獎賞激勵。一方面,評價體系應包含對輔導員日常工作表現、數字媒介素養(yǎng)、理論知識儲備、崗位勝任力等各方面的綜合評價。另一方面,高職院校應根據輔導員的思想政治工作表現予以適當的物質獎勵、精神獎勵等,包含提供參與進修培訓的機會、完善福利保障待遇、提升崗位津貼等手段,推動輔導員更好地適應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新挑戰(zhàn)。此外,通過創(chuàng)建反饋通道,可推動網絡思想政治工作逐漸向精準化、高效性轉變。借助新媒體技術開展匿名投票、問卷調查、匿名評論等,還可創(chuàng)設意見箱、校長信箱等廣征反饋意見,繼而做出針對性地改進與調適,以便更好地為大學生的全面成長保駕護航。
(作者單位:南通職業(yè)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