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曉非是龍江森工雙鴨山局公司森林防火部的防火瞭望員,自1991年擔任防火瞭望員以來,他遠居深山、瞭望觀測、預(yù)報火情,一間狹小的瞭望塔里,一臺望遠鏡、一鋪簡易的火炕、一個老舊的水壺、一身綠色作訓(xùn)服,撐起了他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三十三年來,他默默堅守著這座孤塔,保護著雙鴨山林區(qū)這片青山綠水,用實際行動彰顯了新時代森林衛(wèi)士的責任與擔當。
匯報信息
距離雙鴨山市區(qū)70公里,海拔801.3米,這里是雙鴨山局公司施業(yè)區(qū)的瞭望制高點——鍋盔山瞭望塔,它的瞭望范圍涵蓋了全雙鴨山局公司施業(yè)區(qū)面積的80%,與其他瞭望塔有所不同,這里還是連接各單位電臺通訊的中轉(zhuǎn)站,春秋兩季負責防火瞭望,夏季進行防汛防災(zāi),這座瞭望塔常年都身負重任,每天都必須有人值守,潘曉非一守就是三十三年。
“401,我是403,現(xiàn)在天氣晴,風力2~3級,一切正常,匯報完畢。”監(jiān)測、瞭望、匯報……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潘曉非練就了“千里眼”和“活地圖”的絕活,哪里冒煙、哪里發(fā)生火情,他一看便知,并能精準確定火情位置,保證第一時間準確報告火點信息。
金秋十月,山外還在穿比較單薄的衣物,瞭望塔上已如冬日般的寒風刺骨,山頂呼嘯的風時常吹得塔上的鐵皮轟轟作響。“每年這個時候,我就得早早穿上棉襖棉褲,即使這樣,待久了還是會被凍得有點僵硬。但是我深愛著這片森林,所以一定要守護好它?!迸藭苑歉锌卣f。
收集生活用水
由于每年要在塔上生活和工作6個月以上,瞭望塔就成了潘曉非的“第二個家”,以塔為家并不容易,食物和生活用品都得從山下背上去。上山的路曲折蜿蜒,近70度的陡坡使潘曉非每走一步都艱難無比,有時遇上雨雪天氣下不了山,他只能吃方便面、喝雨水和雪水,做飯、喝水、洗衣服、洗臉都要計劃用水。
“工作辛苦的時候,只要一想到通過我的努力能讓這片林區(qū)安然無恙、樹苗茁壯成長,心里就會非常自豪,感覺一切都是值得的。我也會跟我的孩子說,爸爸從事的是一項非常光榮偉大的事業(yè)。”潘曉非說。
有一年冬季,潘曉非往山上運送生活物資,突然下起大雪。當潘曉非走至鍋盔山北坡的石頭地處,天已經(jīng)全黑了,雪越下越大,寸步難行,此時潘曉非感覺腳已經(jīng)凍得沒有知覺了,為了安全著想他只能將物資掛到樹上,背著少量怕凍的物資艱難地爬回瞭望塔。
“進屋以后,腳一點知覺都沒有了。脫鞋后發(fā)現(xiàn),鞋里全是雪水凍的冰,腳趾和后腳踝都凍腫了。每次回想起這事我都感覺后怕,當時要是走不了路,就有生命危險?!迸藭苑腔貞洰敃r的情景依然心有余悸。
瞭望火情
為了守護森林資源安全,潘曉非錯過了許多與家人團聚的時刻?!拔矣忠吡耍@一去得很長時間才能回來?!泵鎸ζ迌旱牟簧岷蜖繏?,潘曉非也只能把思念默默地放在心里。“我做這份工作能到今天,離不開我妻子默默支持與付出,更是她讓我堅定了心中的信念,這么多年感覺最對不起的就是她和孩子?!迸藭苑茄劢情W著淚光。
三十三年間,潘曉非的足跡早已踏遍了瞭望區(qū)域的每一個角落,對山間地形地貌和林中的每條小路,他都了如指掌。環(huán)境的艱苦、崗位的危險,從未讓潘曉非有過退縮,反而越戰(zhàn)越勇,毅然扎根于鍋盔山山巔之上。
“我還要繼續(xù)干,干一輩子,把這片林區(qū)看護好,讓山更美,讓樹更綠?!迸藭苑菆远ǖ卣f。
今年54歲的潘曉非,將他的前半生奉獻給了這片林區(qū),奉獻給了這座瞭望塔。晨起迎接朝陽,日暮告別晚霞,在山和塔之間,這名守護青山綠水的“孤勇者”的故事還在繼續(xù)上演……
田淇元 記者 馬一梅 李健